永州日報訊(通訊員 劉志軍 盧啟明)近年來,祁陽市將保障農民工工資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來抓,通過建立全覆蓋防護網、健全大數據監管網、構筑多方位震懾網等舉措,強化多部門、多層級協同治理,全力打好根治欠薪主動仗。
網格化管理,建立全覆蓋防護網。該市以基層平臺、基礎工作、基層隊伍“三基”為抓手,將執法力量延伸到全市22個鎮(街道),推行“1+3”基層監管隊伍擴充模式,即在每個鎮(街道)落實“1名分管領導+1名行業主管單位人員、1名人社協理員、1名屬地網格員”。由“1+3”人員對網格內工程項目、用人單位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,做好“標準化工地”建設督促指導,形成系統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防護網絡。
信息化賦能,健全大數據監管網。整合建筑業實名制考勤系統、銀行工資發放系統等不同系統數據,對資金撥付、勞務考勤、工資發放等關鍵環節實時監測、實時預警,讓大數據成為勞動監察的“情報員”“偵察兵”。用好國家欠薪核處平臺、省勞動保障監察“兩網化”預警監管平臺,建立快速反應、快速受理、快速處置工作機制,對預警的欠薪線索,快速介入處理。
聯動化協作,構筑多方位震懾網。加強部門之間的聯動協作。發改、住建等部門強化項目準入管理,對未落實工資保證金、工資專用賬戶、實名制、總包代發等長效制度的工程項目,一律不予立項,不予辦理相關手續。建立了成員單位、部門處置欠薪案件聯動機制。對惡意欠薪的項目單位及個人,落實聯合懲戒,將整改不力的納入失信黑名單,在行政許可、采購招標、資質管理、財政補貼等方面,實行一票否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