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日報記者 唐斌 通訊員 何冰芳
春回大地,又到柑橘種植季,在柑橘產業占據主導的回龍圩管理區,農戶們種植熱情分外高漲。管理區以農墾集團公司為平臺,創新推出了“平臺+銷售企業+合作社+金融機構+社會化服務企業”的服務模式,給了農戶信心,為柑橘產業轉型升級探索了一條可推廣、易操作、可復制的“平臺+N”模式。
2月20日,在回龍圩管理區八仙洞村,村民唐全香正和親友一起忙著給自家柑橘園搭建防蟲網棚鋼架,固定立柱、拉鐵絲框架、埋地錨,有條不紊?!按詈霉羌?,蓋上防蟲網,就能防止柑橘木虱傳播黃龍病了,過兩年這片被黃龍病毀掉的果園又能恢復生機?!碧迫愀嬖V記者,搭建網棚能防黃龍病,管理區給予補貼,降低了建設成本?!拔抑按盍耸畞懋€,每畝有一萬多元收入,未搭的基本絕收,今年這片7畝多,補貼900元每畝,自己投工搭建每畝僅需幾千元購買材料?!?/p>
不遠處,村民何吉江家的柑橘園已建好了網棚,夫妻倆用油鋸砍去老樹,重新種植管理區統一采購的柑橘幼苗。何吉江告訴記者,他家的果園黃龍病防治還算有力,但每年都會感染些許,導致每年陸續發病需砍伐補種,園內果樹大小不一難管理,不知能否徹底解決問題?!皠偤霉芾韰^統一采購苗木,優質價廉還有補貼,補貼后裸根苗僅需1.8元一棵,營養杯苗也僅需3元,全部砍掉重新開始?!痹诤渭磥?,與其等著隨時可能暴雷,不如一次推倒重來,建好了網棚,更換更受市場歡迎的品種,精心管護兩年后,果樹又會變成“致富樹”。
近年來,隨著柑橘產業發展,作為傳統產區的回龍圩柑橘面臨品種老化、技術落后、規模小散、標準不一、價格混亂等挑戰,受氣候影響,黃龍病愈演愈烈,轉型升級迫在眉睫。調查研究后,回龍圩管理區以農墾集團公司為平臺,創新推出了“平臺+銷售企業+合作社+金融機構+社會化服務企業”的服務模式,整合產業鏈上所需各類資源,打通堵點、痛點、難點,為種植戶提供成本最低、服務最優、成效最好的一體化服務。同時,推動“五轉五化”,即轉變傳統管理方式,積極推進數字化;轉變傳統耕作方式,積極推進機械化;轉變傳統生產方式,積極推進標準化;轉變傳統銷售方式,推進高端化;轉變傳統經營方式,積極推進品牌化。引進建設“云上柑橘醫院”、機械服務公司、農資相關產業,以更高的技術和物資保障提升果品品質,更好地打造品牌、拓展市場。
為進一步激發群眾內生動能,參與“平臺+N”模式,回龍圩管理區針對當前轉型升級關鍵環節出臺支持政策,在網棚建設防治黃龍病上提供補貼或貸款擔保貼息,在推進品種培優上集中采購質優價廉苗木給予補貼,推行在網棚內安裝自動化高壓管道迷霧式噴藥系統支持數字化建設,統一采購有機肥等農資套餐保質降本,降低果農在提高果品質量安全上的投入,讓群眾勇于轉型、易于升級。